早报|行则将至,做则必成:那些步履不停的追梦人

  • 2025-10-29
  • 1

开篇:以行动叩响未来之门

凌晨四点的星空下,总有两种身影在同步启程:湖北大冶的执行干警正整装奔赴 1700 公里外的青海,为伤残农民工追回公道;西安的宝妈黄菲已完成十公里晨跑,三年如一日的坚持让她从体检报告飘红的普通人蜕变为马拉松冠军。从司法一线到运动赛场,从工厂车间到荒漠戈壁,"路虽远,行则将至;事虽难,做则必成" 的信念,正通过无数人的双手变为现实。这份早报,记录的正是那些用脚步丈量距离、用实干破解难题的奋斗瞬间。

司法为民:千里追执的正义答卷

"被执行人可能藏在青海大通县的村庄里,我们现在出发。" 大冶法院副局长李海江的指令打破凌晨的寂静。这起拖欠伤残赔偿的案件已停滞许久,被执行人肖某躲避执行的身影如同石沉大海。1700 公里的路程,执行干警跨越四省,抵达后立即与当地法院联动排查。工业园区地形复杂,他们兵分两路寻找标志性建筑,寒风中蹲守至黎明,终于在小商店门口截住准备逃离的肖某。

面对肖某的激动抗拒,干警们展开五小时的耐心调解:从《民法典》的侵权责任条款,到农民工务工受伤的生存困境;从司法拘留的法律后果,到为人处世的基本道义。法理与人情的双重叩击,终于让肖某放下戒备,当场将 68000 余元赔偿款汇至指定账户。"全国法院执行一盘棋" 的协作中,这场跨越千里的行动证明:正义或许会迟到,但绝不会缺席,只要脚步不停,再远的距离也挡不住正义的抵达。

平凡逆袭:奔跑中绽放的生命力量

14 天连夺三冠、斩获 57 万元奖金 —— 黄菲的马拉松成绩单背后,是三年来从未间断的奔跑。"刚开始连一公里都跑不完,现在能连续征服三个全马。" 这位曾经体重超标的宝妈,用清晨孩子未醒时的训练、深夜家人入睡后的拉伸,编织出梦想的轨迹。

她的训练计划表精确到分钟:每周 5-6 次跑步搭配 2 次力量训练,饮食严格控制碳水与蛋白质比例,赛前一月调整作息至与赛事时间同步。西安马拉松赛道上,她击败专业选手夺冠的瞬间,让无数人看到坚持的力量。"我想告诉所有宝妈,照顾家庭和追求梦想可以兼顾。" 黄菲的话道出真谛:所谓奇迹,不过是把 "不可能" 拆解成每个清晨的奔跑,让每一步坚持都成为靠近目标的阶梯。

科技突围:钢铁厂的降本革命

"主流矿是高档食材,非主流矿是普通食材,我们要靠工艺创新做出珍馐。" 新钢集团炼铁事业部首席工程师聂绍昌的 "做菜哲学",藏着破解 "卡脖子" 难题的密码。作为内陆钢企,新钢曾 85% 依赖进口铁矿,高昂成本持续挤压利润空间。为改变现状,配矿攻关团队向复杂多源的本土低价矿发起挑战。

没有先进数据分析工具,他们就用计算器反复核算;团队专业背景参差不齐,就从零开始磨合训练。方案历经七次重大调整,实验中对细节的追究达到 "苍蝇腿掉了都要找到" 的程度。最终研发的柔性配矿技术,如同给矿石 "做预制菜",通过 "混匀 + X" 体系实现精准配比。这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成果,让进口矿占比从 81.2% 降至 38.7%,年降本 9000 多万元,更让烧结矿燃料消耗降低 3.2 千克 / 吨,污染物排放远优于国标。

生态坚守:贺兰山下的治沙传奇

"一茬接着一茬栽,很多时候都是无用功,但不能停下。" 宁夏国有林场工程师唐希明的感慨,道尽三北治沙人的艰辛。这位曾立志远离沙患的大学生,最终捡起锨把子坚守一辈子。在贺兰山下,风沙常常一夜之间掩埋整片树苗,他们只能重新挖坑、补种,重复着 "种下 - 被埋 - 再种" 的循环。

科技赋能让坚守有了新支撑:无人机勘测沙化动态,耐旱灌木品种迭代升级,滴灌技术节约水资源。如今的中卫林场,已从荒漠变成绿洲,植被覆盖率从不足 10% 提升至 42%。唐希明说:"治沙就像跑马拉松,看不到即时成效,但每棵树都是希望。" 这种 "功成不必在我" 的境界,正是对 "做则必成" 的最佳诠释 —— 生态改善或许需要几代人接力,但只要年年岁岁坚持耕耘,荒漠终将变青山。

青春赛道:逐梦者的成长密码

凌晨三点的实验室里,00 后研究生李然调试芯片参数的手不曾停歇;山坳间的直播间中,95 后村官王媛正为家乡猕猴桃直播带货;航天发射场控制室,28 岁的张磊紧盯屏幕做最后检查。新时代青年的逐梦路上,"行" 与 "做" 的印记格外清晰。

xc体育,XC-Sports,xcsport体育,XC sports,XCSport官方平台

航天科技集团的 "90 后长征团队",用数百个通宵攻克 10 余项火箭技术难题,让图纸上的公式变成升空的火焰;云南 "咖啡姑娘" 李婷放弃白领工作,从分辨土壤酸碱度学起,带动 20 多户农户种出精品咖啡;华为海思的青年工程师们,在技术封锁下用 3 年突破芯片瓶颈。他们的故事印证:青春的精彩从不在空想中绽放,而是在绘制图纸的笔尖、走访农户的脚步、调试设备的指尖慢慢生长。

结语:以实干奔赴山海

从青海村庄的赔偿款到马拉松领奖台的荣光,从钢铁厂的成本账本到贺兰山下的绿意,这些故事共同书写着同一个真理:路的远近,终将被脚步丈量;事的难易,终将被实干破解。正如新钢的工程师们所说:"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,只有不够坚持的努力。"

早报|行则将至,做则必成:那些步履不停的追梦人

新的一天已经开启,或许你正奔波在追梦的路上,或许正面临难以攻克的难关。但请记得:1700 公里的追执路终能抵达,三年的晨跑终将开花,无数次的实验终将突破。行则将至,做则必成,每一份坚持都在为未来蓄力,每一次行动都在靠近理想的彼岸。

这篇早报通过多个领域的真实案例诠释了主题,若你想增加某类故事(如校园奋斗、基层服务等)、调整内容侧重或补充细节,欢迎随时告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