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% 退赛率!国羽法赛遇寒流,陈雨菲独战晋级
10 月 22 日,2025 年法国羽毛球公开赛首轮赛场出现了国羽近年罕见的一幕:报名参赛的 5 名男单选手竟有 4 人相继退赛,退赛率高达 80%,而女单名将陈雨菲却状态火热地闯过首轮,形成鲜明反差。这场超级 750 赛事的 “退赛寒流” 与 “独苗突围”,不仅让球迷哗然,更折射出国羽在密集赛程下的艰难抉择。
国羽男单的退赛潮早在开赛前夕便已显现。卫冕冠军、世界排名第一的石宇奇,刚在一周前的丹麦公开赛斩获亚军,却因半决赛鏖战安赛龙时积累的肩伤与大腿损伤,在与教练、队医商议后宣布退赛。他的缺席直接改写了男单签表格局,泰国名将昆拉武特顺势替补成为头号种子。与此同时,今年中国公开赛亚军得主王正行也意外退出,这位本赛季已遭遇 10 次一轮游的小将,其退赛引发了外界对其竞技状态的诸多猜测。
10 月 22 日的正赛日更是上演了 “6 分钟两退赛” 的揪心场景。在陆光祖与李诗沣的内战中,比赛仅进行 13 分钟、李诗沣以 8-5 领先时,陆光祖突然因膝关节不适示意退赛 —— 这位曾在亚锦赛打封闭作战的老将,膝盖早已需要每周两次理疗维持训练,此次退赛实属无奈。几乎同一时间,隔壁场地的翁泓阳在对阵比利时选手朱利安时,首局 1-9 落后之际突然弃权,队医事后透露,他赛前夜已低烧至 37.8 度,是带着 “想试试能不能扛住” 的执念强行上场的。至此,国羽男单仅剩李诗沣一根独苗,而他下一轮还需面对翁泓阳的退赛受益者朱利安,前路未卜。
相较于男单的 “集体撤离”,陈雨菲的赛场表现堪称 “反其道而行之”。这位东京奥运冠军上周在丹麦公开赛爆冷止步 16 强,转战巴黎后迅速调整状态。面对老对手泰国名将布桑南,陈雨菲开场就以 7-2 拉开差距,最终以 21-9 轻松拿下首局。第二局更是打得对手毫无还手之力,在 11-2 领先时,布桑南因身体不适主动退赛,陈雨菲几乎 “未出冷汗” 便晋级第二轮。值得一提的是,两人此前 17 次交手陈雨菲 14 胜 3 负占据绝对优势,但三年前正是在法国公开赛,布桑南曾击败过她,此次胜利更显意义非凡。
为何退赛潮独独席卷男单?官方给出的 “伤病原因” 背后,藏着更现实的考量。陆光祖的膝伤、翁泓阳的腰伤、石宇奇的肩腿损伤,看似孤立的伤病实则是密集赛程的必然结果 —— 本赛季欧洲站连续三周高强度赛事,让选手们的身体不堪重负。更关键的是,11 月 7 日全运会竞技比赛即将开赛,若打完法国公开赛再回国备战,选手仅有一周调整时间,根本不足以从国际赛事的疲劳中恢复。这种 “国际赛与国内赛的时间冲突”,被认为是此次男单大规模退赛的核心诱因。
xc体育,XC-Sports,xcsport体育,XC sports,XCSport官方平台耐人寻味的是,国羽其他四个项目并未出现类似情况。女双仅刘圣书 / 谭宁因刘圣书腿伤隐忧退赛,男双、混双、女单主力均正常参赛。陈雨菲在赛后采访中虽未直接回应男单退赛,但提及自身参赛原因时表示:“每站赛事的积分和状态保持都很重要,团队会根据我的身体情况制定参赛计划。” 这种差异化安排,既体现了女单梯队的相对稳定,也暗示了国羽对不同项目的战略侧重。
球迷对此事的反应呈现明显分化:有人惋惜 “没看到精彩对决”,有人理解 “全运会对运动员更重要”,也有人质疑 “退赛过于集中,缺乏透明的伤情说明”。事实上,国羽并非首次出现大规模退赛,曾在印度赛事因集体腹泻导致全项目退赛,但此次仅男单 “沦陷” 尚属首次,暴露出男单梯队在体能管理、人才储备上的双重困境 —— 相较于林丹、谌龙时代的霸主地位,如今的男单已陷入 “依赖个别选手支撑” 的尴尬境地。

随着赛程推进,李诗沣能否在 “孤军奋战” 中突围、陈雨菲能否延续胜势,成为国羽仅剩的期待。而这场退赛风波留下的思考更为深远:当国际赛历与国内大赛撞期,如何平衡选手健康与赛事荣誉?在高强度赛程下,怎样构建更科学的参赛与康复体系?这些问题,远比一场公开赛的胜负更值得国羽深思。